
全國人大代表羅應和:扭住就業“牛鼻子”,鄉親過上甜日子
中城網2021-03-13 08:10:47
“這是我們扶貧車間生產的‘唐娃娃’,目前我們的產品有一百多種,我們的群眾加工一個產品就可以獲得三十到四十塊錢的工資?!?021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黔南州惠水縣明田街道新民社區黨支部書記羅應和又將社區扶貧車間制作的“唐娃娃”帶到了北京。這一次的“唐娃娃”造型更為豐富,種類更為繁多。
這還要得益于2019年12月惠水當地引進的貴州唐人坊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公司在社區成立了惠水明田工坊,幫助搬遷群眾更好地實現家門口就業。如今,在新民社區的扶貧車間里,300多名搬遷群眾憑著造型各異、精致可愛的“唐娃娃”,實現了從農民到產業工人的轉變。
易地扶貧搬遷讓羅應和及他的鄉親們過上了嶄新的生活,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四年時間里,羅應和更是把解決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2019年,羅應和提出《關于設立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后續產業引導基金助推易地扶貧搬遷的建議》,在2020年便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應。
“當時我們建立了扶貧車間,但是我們還缺資金、缺技術。我寫了這個建議交上去以后,2020年,對口幫扶我們的廣州南沙區就給予了我們社區一百多萬的幫扶資金,幫助我們解決了扶貧車間用工崗位擴大和生產線規模拓展的問題,我們就把扶貧車間做大、做強起來?!?/p>
過去一年,羅應和在黔南州、銅仁市、畢節市等多地數十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走訪調研。在與群眾溝通交流的過程中,羅應和發現,盡管搬出大山、住進了新社區,但部分群眾仍然選擇外出務工,剩下老人和小孩在家,不僅不利于社區發展,更是給社區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
“必須扭住就業的‘牛鼻子’,把群眾的就業放在首位,只有把就業做好了,群眾才能留在家鄉,我們的致富才有希望?!睘榱私鉀Q就業問題,羅應和開始了他更深層次的調研和幫扶行動?!拔覀兊囊椎胤鲐毎徇w安置點就處在惠水縣經濟開發區,周邊附近有360多家企業,通過送崗位上門、在社區公告欄張貼招聘信息、帶著群眾去企業面試,以及我們社區的扶貧車間,讓搬遷群眾能夠在家門口就業?!?/p>
2021年全國兩會上,羅應和提出了新的建議,在農村和易地扶貧搬遷社區培養好一批懂經濟、愛農村、有技術、能扎根的人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打下基礎?!拔以诤芏嘁椎胤鲐毎徇w安置點做調研時發現,我們的干部只注重抓社區的管理,但產業的引進、發展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就需要專業的人才做專業的事,要繼續發力抓好脫貧攻堅銜接鄉村振興的人才隊伍建設,只要把人才隊伍建設搞好,我相信鄉村振興的目標就會有序、有效的推進?!?/p>
作為群眾的“貼心人”和社區的“好當家”,羅應和說,自己的職責和義務,就是要傾聽民聲、反映民情,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以外,還要努力的去解決群眾所需?!艾F在社區每個人都找到工作崗位了,走到居民家中,只要人家叫我去喝一杯水,我就覺得很甜。群眾能夠掙到錢,每家每戶能買上一個小車,富起來就是我的愿望?!?/p>
閱讀全文:https://mp.weixin.qq.com/s/AsPK3AtSm3ZRJZxyvwC-vw
中城網《中華羅氏網》
投稿郵箱:huaxialuoshi@163.com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